什么是空氣過濾器的效率呢?過濾器捕集粉塵的量與未過濾空氣中的粉塵量之比為“過濾效率”。
不同作業環境所要求的潔凈等級不同,所以要采用不同效率的過濾器和相當的新風量才能滿足不同的潔凈度等級要求。
在決定過濾效率的因素中,粉塵“量”的含義多種多樣,由此計算和測量出來的過濾器效率數值也就不同。實用中,有粉塵的總重量、粉塵的顆粒數量;有時是針對某一典型粒徑粉塵的量,有時是所有粉塵的量;還有用特定方法間接地反映濃度的通光量(比色法)、熒光量(熒光法);有某種狀態的瞬時量,也有發塵全過程變化效率值的加權平均量。因此,對同一只過濾器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測試,測得的效率值就會不一樣,離開測試方法,過濾效率就無從談起。
所以對不同的空氣過濾器應分別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測,選擇過濾器時不能只考慮空氣過濾器的效率還應該了解其試驗方法和試驗塵。
我國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大氣塵分組計數法試驗過濾器的效率,并于1990年頒布了GB12218-1990《一般通風用過濾器性能試驗方法》。
對于高效空氣過濾器,各國的試驗塵和試驗方法差別較大,如我國頒布的GB/T6165-1985《高效空氣過濾器性能試驗方法、透過率和阻力》將油霧法和鈉焰法作為法定的性能試驗方法;英國采用鈉焰法(BS3928-1969;)美國提出的DO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法。各國在提出試驗方法標準基礎上提出了空氣過濾器的標準,如英國以DOP為試驗塵的BS5295標準,歐洲空氣處理設備制造商協會制定的EVROVENT4/9,國內外各種空氣過濾器標準和效率比較見表3-3。
國內外常用的空氣過濾器的檢測試驗方法有:
(1) 計重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