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簡要說明:
濕法無紡布:是將置于水介質中的纖維原料開松成單纖維,同時使不同纖維原料混合,制成纖維懸浮漿,懸浮漿輸送到成網機構,纖維在濕態下成網再加固成布。 |
|
|
|
|
濕法無紡布:是將置于水介質中的纖維原料開松成單纖維,同時使不同纖維原料混合,制成纖維懸浮漿,懸浮漿輸送到成網機構,纖維在濕態下成網再加固成布。 濕法非織造工藝的特點 1.生產速度高,可達到400m/min 2.適合長度20mm.以下短纖維成網 3.不同品質纖維相混幾乎無限制 4.纖網中纖維雜亂排列,濕法非織造材料幾乎各向同性 5產品蓬松性、纖網均勻性較好 6.生產成本較低 7.濕法非織造材料品種變換可能性小 8.用水量大 濕法紡絲 濕法紡絲化學纖維主要紡絲方法之一,簡稱濕紡。濕紡包括的工序是:(1)制備紡絲原液;(2)將原液從噴絲孔壓出形成細流;(3)原液細流凝固成初生纖維;(4)初生纖維卷裝或直接進行后處理。 將成纖高聚物溶解在適當的溶劑中,得到一定組成、一定粘度并具有良好可紡性的溶液,稱紡絲原液。也可由均相溶液聚合直接得到紡絲原液。高聚物在溶解前先發生溶脹,即溶劑先向高聚物內部滲入,使大分子之間的距離不斷增大,然后溶解形成均勻的溶液。整個過程所需時間很長,溶脹過程的速度對溶解速度有重要影響。高聚物溶液在紡絲之前,須經混和、過濾和脫泡等紡前準備工序,以使紡絲原液的性質均勻一致,除去其中所夾帶的凝膠塊和雜質并脫除液中的氣泡。在粘膠纖維生產中,紡前準備還包括熟成工序,使粘膠具有必要的可紡性。 紡絲原液被循環管道送至紡絲機,通過計量泵計量,然后經燭形濾器、連接管而進入噴絲頭(帽)。噴絲頭一般采用黃金與鉑的合金或鉭合金材料制成。在噴絲頭上有規律地分布若干孔眼,孔徑為0.05~0.08毫米。從噴絲孔眼中壓出的原液細流進入凝固浴,原液細流中的溶劑向凝固浴擴散,凝固劑向細流滲透,從而使原液細流達到臨界濃度,在凝固浴中析出而形成纖維。濕紡中的擴散和凝固是物理化學過程,但某些化學纖維在濕紡過程中還同時發生化學變化。例如粘膠纖維,纖維素黃酸納分解成為纖維素再生纖維。 濕法紡絲速度(指卷取初生纖維的第一導絲盤速度)由于受溶劑和凝固劑雙擴散速度和凝固浴的流體阻力等限制,因此遠比熔紡速度為低。第一導絲盤的線速度與紡絲原液的擠出速度之比稱為噴絲頭拉伸比。濕紡拉伸比一般為負值、零,或是很小的正值,目的是提高成形過程的穩定性。
|
|
|
|
|
|
|
|